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電影線上看-看完的最終感想

一個好的故事,作者會分幾步來完成,他們會塑造出人物人物,設定出他們的根本屬性(出生,相貌,性情,人際關係,身體才能),再創建適合這些人物的社會布景,最後再將人物置於布景之中,設置衝突和矛盾,讓人物在布景中做出契合他們屬性的舉措,隨後以此為基礎創建故事。
復仇者聯盟4是這一系列超級英豪電影的收官之作,它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美國隊長已老,鋼鐵俠已死,復仇者聯盟已經失去了根基。但讓人遺憾的是《復仇者聯盟4》,卻仅仅半部電影,作為一部收官之作,它甚至都不具備構成一部獨立電影的條件。《復仇者聯盟3》和《復仇者聯盟4》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不過兩者雖然在劇情上承前接後,完美銜接,但在故工作調上卻天壤之别。《復仇者聯盟3》首要講述具備高科技和超才能的正派和反派之間的剧烈碰撞,雙方理念的衝突和短兵相接的較量不斷的推動著劇情的發展。滅霸的強悍,目中无人的態勢,在任何一次的行動中都帶有一種霸者的氣息,讓人不自覺替復仇者們擔憂。而滅霸將卡魔拉扔下懸崖的那段畫面,也將兩人之間的愛恨完美的表現了出來,給這位要消滅国际一半生命的霸主,也添上一絲柔情。
但是到了《復仇者聯盟4》裡,滅霸和星雲之間的互動,彷彿就在信手塗抹,絲毫看不到半絲情感。 《復仇者聯盟4》便是以這樣一種情調作為基礎,作為收官之作,電影製作者更想讓觀眾們看到復仇者們的內心情感,而不再是他們利用超凡的戰鬥才能和才智來和反派進行剧烈的打鬥,所以這部電影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復仇者們的“日常日子”。但是事與願違,在以往的複仇者故事裡,那蜻蜓點水般的一點點的情感碰撞,往往能夠讓人看到這些超級戰士的鐵血柔情;而在《復仇者聯盟4》裡進行大篇幅的情感描述時,反而讓人毫無感觸。《復仇者聯盟4》失敗的一點就在這裡,它想表達的東西,根本就沒有表現出來。
當隊長帶著蟻人去找鋼鐵俠時,鐵人表現得很冷漠,隨即就表明為了自己的家庭要拒絕這個“成功率”並不高的計劃。這讓人感覺仅仅單純的公式化對白,絲毫沒讓人感覺出他身上帶有著家庭和事業之間的情感衝突。隨後哄女兒睡覺的三千次,以後結尾時女兒向保鏢索要冰激淋,這些場景,也很難讓人體會到導演想表現的父女情深。在《鋼鐵俠2》裡,當托尼得知自己中毒已深,穿著鋼鐵戰衣在party上猖狂玩耍,那段劇情,倒讓人很容易就感受到他內心的柔軟之處。
當風燭殘年的隊長坐在湖邊長凳上,除了讓人感到意外,很難讓人理解他這個自我老化的目的。他那句和托尼有關的言語,以及隨後和黑寡婦相擁跳舞的情景,我估計也沒有觀眾會放在心裡,這種突兀的情節往往都仅仅在情景劇裡來充當笑場,用來表現情感實在顯得過於薄弱。在《復仇者聯盟1》中,獨眼局長前去尋找美國隊長時,他正在“無情”的擊打沙包,打爛一個,再換一個上去,這短短的十幾秒,倒讓人很有感觸。 鷹眼因為失去妻子和兒女而性情大變,這個本來冷靜沉著的神射手開始在国际各處擊殺違法犯罪者。這種行動應該以絕望和傷心作為基礎,但是當黑寡婦在日本尋找到剛剛殺完人的鷹眼並進行一次“厚意”擁抱時,估計也很少有人會心隨情動,去理解到鷹眼內心的那份沉痛,以及他對妻子和孩子的關愛。相反,在《復仇者聯盟2》裡,復仇者們無處可去,開著飛機前往鷹眼的那個小木屋,那裡沒有什麼浮誇的扮演,也沒有什麼劇烈的爱情衝突,但也讓人感覺到溫馨和甜蜜。
鷹眼和黑寡婦前去找尋靈魂寶石,兩個人之間先是通過一番話裡有話的言語來了一次“謙讓”,隨後又通過一些戰鬥技巧阻挠對方跳崖,保證自己能夠順利的死亡,最後黑寡婦技高一籌,成功的跳崖身亡。可那個穿著黑衣服的守護者已經說過兩次,靈魂寶石,必須用自己最愛的人來交換,這裡包含了一種捨棄。當初滅霸將卡魔拉扔下懸崖,讓人覺得剛好契合了這個契機。但是鷹眼和黑寡婦這番爭相跳崖的操作,只剩下“犧牲”,絲毫沒有捨棄。并且兩人之間的情感,也很難具備獲取靈魂寶石的條件。記得以前有人批评中國的一位小品演員,說他的小品裡總是在嘲笑一些自身就有缺陷的人,比如模仿腿腳不方便的人走路。這種東西確實讓人覺得生氣。在《復仇者聯盟4》裡,最後一個用較多篇幅來表現其“人道”一面的人物便是雷神,這個失去了父親,母親,弟弟,國家的超級英豪,在親手殺掉滅霸之後,終於無法再承受這一系列的打擊,變成一個嗜酒如命的酒鬼,他不再擁有健壯的身段,已經長出了一個巨大的啤酒肚。但是這樣一個傷心基調的人物,卻被组织用來做搞笑擔當,無論他戲謔用暴風戰斧砍下滅霸的頭,抑或是回到過去時對火箭熊說他媽媽今天會被殺死,這些“俏皮話”都仅仅為了引起觀眾發出笑聲。除掉那種類似《武林外傳》的情景劇,在沉痛的基礎上來創建笑點,都是作賤爱情。
除掉這些,還有鋼鐵俠責怪美國隊長,黑寡婦吃三明治,蟻人拍照之類的東西,《復仇者聯盟4》花了不少的功夫向觀眾展现超級英豪背後人道的一面,但是表現得相當得不到位。而這些情節也佔據了大量的篇幅,使得打鬥和碰撞的情節大大減少。整部電影看下來只需一場像模像樣的打鬥,那便是在復仇者們復活一半生命後和穿越時空的滅霸進行一場剧烈的戰鬥,但是這場打鬥也顯得極其的雞肋。
從實力上來說,《復仇者聯盟3》裡的滅霸縱橫国际,所向無敵,他擁有無限手套以及數顆寶石。能夠輕易將復仇者們給擊敗,在最後的瓦坎達大戰中,正是滅霸單槍匹馬將一切復仇者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雖然最後挨了雷神一斧頭)。大部分觀眾都在期待《復仇者聯盟4》裡,缺兵少將的複仇者們怎么來戰勝這個不可一世的滅霸。當最後神盾局局長在變成灰之前成功的發送信息給驚奇隊長,人們都以為最後實力強勁的驚奇隊長會成為《復仇者聯盟4》中正派的首要戰鬥力,她必定要和這個擁有無限手套的滅霸來一場驚天動地的決鬥。讓人绝望的是,《復仇者聯盟4》一開場,那個所向無敵的滅霸因為毀滅寶石已經變得極其脆弱,被復仇者們輕易的斬殺。而披著彩蛋外衣的驚奇隊長也仅仅過來走走過場,她最大的貢獻或許便是將鋼鐵俠從国际深淵拉回了地球。 《復仇者聯盟4》中的反派已經變成了《復仇者聯盟3》之前若干年的滅霸,那個時候他還沒有無限手套和無限寶石,运用的兵器是一把大砍刀,實力要低得多。在《復仇者聯盟3》的瓦坎達大戰中,他一拳就能夠將一個複仇者打倒,而到了《復仇者聯盟4》裡,他先是被失去愛人的緋紅女巫打得毫無還收之力,隨後又被驚奇隊長將飛船打爛。假如不是複仇者們拿著無限手套玩擊鼓傳花的把戲,讓他僥倖從中搶到了無限手套,那麼估計他會直接被兩個女英豪虐殺。
滅霸的弱不但體現在實力上,在境界上也要比《復仇者聯盟3》裡弱上一大截,之前,他內心一直都只需一個信仰,那便是將国际的生命消滅一半,維持国际的平衡,除此之外,他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當複仇者們想方設法阻挠他,要置他於死地時,他也對此無動於衷,他有多次機會能夠將若干復仇者擊殺,但他都懶得動手。但是到了《復仇者聯盟4》裡,滅霸帶著他的部隊前來地球,他已經不再有當時那種目中无人的姿態,他竟然對複仇者們表明,我會享受毀滅地球的快感的。讓人感覺,他已經從一個国际霸主變成一個街頭痞子。
其次,當鋼鐵俠打出那個響指將滅霸的整個部隊消滅殆盡時,讓人覺得這場戰鬥毫無意義。這自身仅仅一個響指就能解決的問題,但最終卻變成一場犧牲慘烈的火拼。并且,無限手套的功能設定也讓人難以承受。這個響指,設定成具有毀滅一半生命和恢復一半生命還能承受,但到最後竟然具有這麼強大的針對性,打響指者能夠隨心所欲的消滅掉其想消滅的人。
最後,這場慘烈的戰鬥看起來更像是一場舞台秀。無論實力高低,只需你是複仇者,就能夠在這個臨終的舞台上露上一兩手。想起當初在瓦坎達的戰鬥中,滅霸軍團先是在外圍攻擊防護層,隨後黑豹出於戰略原因決定放棄防禦層而跟滅霸軍團進行貼身肉搏;而後滅霸軍團又放出巨大的鐵輪,滅霸方相關人員則趁著緋紅女巫離開時進攻幻世;隨後雷神趕到,用新鑄的兵器橫掃四方。整個戰鬥前後緊湊,顯得井井有條。但是《復仇者聯盟4》這場戰鬥,則更像是高科技和超才能的街頭鬥毆,除掉炫酷的戰鬥技术外,再無任何其他的招引力。
復仇者們的故事向來都是以高科技和超才能做為賣點,用特效製作出炫酷的戰斗場面,以此來招引觀眾。但是到了《復仇者聯盟4》裡,電影的製作人員或许需求面對更多的問題,除掉現代電影所都必需增加的幽默感(引起電影院的觀眾發出一陣陣笑聲)外,他們還需求面對部分複仇者的演員不再參演這一系列電影的問題,所以,他們強行组织了鋼鐵俠在戰鬥中犧牲,美國隊長在時空穿越中變老。
忍不住了,還是寫個影評吧,畢竟10年來1部漫威電影都沒漏,收官之作拍成這樣還是十分難受的。我是24號晚上看的,白天看各種無劇透媒體評價,什麼哭6次,還有姑娘看完出門抱著電線柱大哭的…導致期待值太高了,看完電影以後出了電影院確實難受,但不是上面那種…..
超級英豪電影來說真的是最高的肯定了,但我真的認為這大部分原因來自「給了一切人物一個看似豐滿的交代」這一情懷,畢竟人有幾個10年….實際上來說,我並不認為婦聯4有那麼的好。即使我真的期望它應該有那麼好。
電影用了時間穿越來解決国际的難題,這個ok,但玩兒的一點兒不精彩。我不排斥俗套,只需你玩兒的好,玩兒的美丽,依然會是個經典。而復聯4這個時間穿越,正應了電影裡的人物自己吐槽的一籮筐,有各種強行為了後面自圓其說服務的嫌疑。欠好說差,但真的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
一個綿延了11年的梦想国际,假如你看過其间的每一部,甚至不止一遍,就不會對這部電影無動於衷,哪怕它有许多缺點。被大張旗鼓地強調的“劇透”問題,完全是欲蓋彌彰。故事已經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邏輯上也十分粗線條,逆轉戰局的解決方案也好,新老交替大換血也好,都被猜得八九不離十。具體疑問不過是誰買斷工齡,誰要內退,誰要下崗,誰當了烈士,万古流芳,如此而已。
總地來說,電影還是冗長了,劇情自身又很粗線條,更顯得前半部分的鋪墊過於沉悶磨蹭。人物倒不像“复聯3”那麼線索複雜,人物相對聚集,既是告別,也是致敬。穿越(別管那些量子国际理論了,权且就叫“穿越”吧)部分是整部電影趣味性最強的,特別是向“美隊2”致敬又解構的部分,笑果驚人。美隊對美隊的打鬥,瞬間回歸此前犀利冷峻的動作風格,十分美丽。雷神在電影中也刷出了新的存在感,從造型到性情都完全朝著逗逼狂奔而去。他已經鐵了心要跟銀河護衛隊那幫廢柴軍團合流,未來的行進路線,距離古典神話越來越遠,只管去放飛自我。
當然,佔據最多戲份,匯聚最多情感的還是托尼﹒史塔克,漫威国际中人氣第一的鋼鐵俠。他既是整個国际的開創者,也要親手掩埋這個舊国际,把未來交到新一代的手上。许多工作在此毫無徵兆,但電影裡已有端倪。了解TVB那一套的,就知道亂許願的詛咒,什麼過兩年就退休,馬上移民加拿大,亂插旗都難有好結果。傷感還不止於此,讓人唏噓的,是告別後的再次告別,是依依不捨後的坦然釋懷。雷神與母親,托尼與父親,美隊與卡特,他們有的相認,盡訴衷腸;有的卻相逢不相識,只能欲語還休。滅霸老師也悲情,武藝高強,理論武裝也過硬,最後卻功敗垂成,還要被宰殺兩次,頭回連腦殼兒都遭人剁了,最後三英戰呂布也不落下風,卻還是被強擼灰飛煙滅。